44战晓瑜

出自Joyouswriting

在2018年9月27日 (四) 11:43由战晓瑜 (对话 | 贡献)所做的修订版本
跳转到: 导航, 搜索

第1篇题目为:高校毕业生可就业能力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(文章在excel中的号码为431)

分类结果:

1. system level/edu practice/actors: agree;因为该论文的主要内容是对国家教育政策实践的探索,探索高校的课程该如何设计来提高毕业生的可就业能力。

2. educ sector: agree;本论文是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的,因此是大学。

3. research method: agree;论文中提到调查采用网络问卷及纸质问卷结合的方式,因此是调查。

4. subs: agree;本论文以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,因此是学生。

5. genre: agree;本论文中有调查数据的获取和分析,实验结论来自于一手资料的整理,因此属于实证性研究。作者为两人。

第2篇题目为:院校层次与学生能力增值评价——基于全国85所高校学生调查的实证研究(文章在excel中的号码为432)

分类结果:

1. system level/edu practice/actors: disagree;我认为本文属于政策与原则,本文体现的是反思性的、评价性的结论,在某些方面一般本科高校对学生能力的增值效应大于重点高校,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。

2. educ sector: agree; 因为本文利用全国85所高校学生调查数据建立计量回归模型,研究了院校层次与学生能力增值的关系。因此是大学。

3. research method: disagree;本文虽然有大量数据,但并非一手数据,主要采用的是相关分析的研究方法。因此是相关分析。

4. subs: agree;因为本文研究的是院校层次与学生能力增值的关系,因此研究对象是学生。

5. genre:agree; 本论文中有调查数据的获取、重组和分析,最终定量的得出了结论。因此为实证研究。作者为两人。

第3篇题目为:高校教师出国进修效益分析——基于首都高校教师的问卷调查(文章在excel中的号码为433)

分类结果:

1. system level/edu practice/actors: disagree; 我认为本文属于政策与原则,本文体现的是反思性的、评价性的结论, 在个体、院校和国家层面上对研究结论进行了说明。

2. educ sector:agree;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校教师,因此是大学。

3. research method: agree;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分析教师的出国进修效益,因此是调查法。

4. subs:agree; 本文的研究对象是高校教师,因此是老师。

5. genre:agree; 本研究基于最终回收的 645 份有效问卷,实验结论来自于一手数据的整理,因此属于实证性研究。作者为两人。

第4篇题目为:农业教育电视传播与创作现状研究(文章在excel中的号码为434)

分类结果:

1. system level/edu practice/actors: disagree;我认为本文属于参与者与工作场所的特点,本文属于学校以外的教育实践的调查。

2. educ sector: disagree;我认为本文针对农村受众,属于传统教育以外的课程。

3. research method: agree;本文通过问卷调查、文献调研和实地访谈的方法进行调查。

4. subs:agree;本文的研究对象是农业教育电视节目,不在三个范畴中。

5. genre: disagree;我认为本文是偏离教育的研究,属于教育领域的社会学研究。作者为两人。

第5篇题目为:博士生跨国学位流动的国际趋势与政策动向(文章在excel中的号码为435)

分类结果:

1. system level/edu practice/actors: disagree;我认为本文属于政策与原则范畴,探索了不同国家的教育政策和实践对博士生学位流动的影响。

2. educ sector: agree;本文研究的主体是博士生跨国学位流动的问题,属于中小学、高校以外的部门。

3. research method: disagree;本文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调查记录,数据来自于外部数据库,研究者对数据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。

4. subs: disagree;我认为研究对象是学习者,博士生也属于学习者,只是他们的学位获取可能存在流动性问题。

5. genre: agree;该论文数据从已有的资料中获取,经过文献综述,揭露了现象,不属于实证研究,但形成了自己的观点。

个人工具